当前位置:遵义红色培训-遵义红色文化

林青,贵州第一个党支部书记

  林青,原名李远方,又名李肃如,1911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3岁到一商号当学徒,由于家庭贫困,林青3岁时,不得已到县城的志和百货商店当学徒。学徒生涯是极悲惨的,名曰学徒,其实是老板家的勤杂工,每天天不见亮起床,夜深了才睡觉。挑水、劈柴、洗衣服,甚至还要洗老板娘的臭裹脚布。这种非人的生活,在林青幼小的心里,埋下了强烈反抗的种子。
  15岁时因不堪老板虐待逃到重庆,此后考入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29年,林青在美术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林青从此走上了自觉革命的道路。1931年,林青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取名林青。这一年,林青20岁。
  林青的抗日革命活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32年,因人告密,林青被英租界巡捕房逮捕。在狱中,他认识了共产党员吴黎平。在吴黎平的指导下,林青认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1933年出狱后返回家乡毕节,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中,并在斗争中发展进步青年入党。1934年1月,林青、缪正元、秦天真在毕节建立了党支部,林青担任党支部书记。这是党在贵州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从此,贵州各种进步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深入开展。
  林青在毕节的抗日救亡活动,积极而有成效。他他将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宣传革命的群众团体——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林青鲜明地提出︰文艺要走出象牙之塔,歌吟不唱靡靡之音,演戏要演新戏,绘画要画刚强的人,文学要写劳苦大众。在林青的领导下,草原社在毕节演出了反封建的话剧《七姐妹》,抗日救亡话剧《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火的洗礼》等。草原社的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毕节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林青的活动引起了反动军阀的仇视。
林青
  1935年初,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林青闻讯后立即奔赴遵义。担任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部长的吴黎平,正是林青在上海坐牢时的同牢难友。难友相见,那一份惊喜,那一份激动,那一份同志亲情,真是用言语难以表达。他们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眼圈儿便都红了。吴黎平带着林青会见了中央地方工作部部长李维汉。林青向李维汉汇报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李维汉代表中央肯定了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指示由林青等人组成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林青任书记兼遵义县委书记。
  贵州地下党省工委建立后,林青回到贵阳,找到打入敌军做电台工作的缪正元,要他抄出敌人的密电码交给红军,为红军打破敌人的“围剿”做出了贡献。同时,林青又将从遵义带回的红军战报秘密传阅,并利用妇女会刊物《惊蛰》主持了一期文章,旗帜鲜明地号召“坚持抗日,反对投降,反对法西斯统治!”这期《惊蛰》,在贵阳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击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鼓舞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
  这一年的7月19日,林青和省工委委员刘茂隆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先以高官厚禄收买他,妄图彻底破坏贵州地下党组织,被林青坚决拒绝。敌人又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和死亡威胁,妄图撬开他的嘴。可是,他们就是撬不开这两位年青的共产党员的口。穷凶极恶的敌人,就将他们判处了死刑。
  1935年9月11日,疯狂的敌人决定对林青下毒手了。行刑前,林青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大义凛然,从容面对死亡。凶残的敌人为阻止他,竟然用刺刀刺进他的口中,殷红的鲜血,不停地从林青的嘴里流了出来,流了出来……
  林青壮烈牺牲,年仅24岁。他用青春的生命谱写了一位坚定的革命者短暂一生的革命乐章。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即使我们已经处在和平年代,但那些革命先烈精神鞭策着我们成长、激励我们前进!

本网站主营全国各地红色培训红色拓展红色旅游、会议接待等业务,合作咨询电话:13319335555
原文链接:/Culture/hero/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