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延安红色培训-延安红色文化

一位普通革命者的初心使命--回忆刘青山生前革命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厦是无数先烈和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浇筑而成的。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不管是领袖英雄,还是普通一兵,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革命斗争中时时处处都体现着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终生的初心使命。
刘青山
       刘青山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革命者。

       刘青山生于1920年,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小的时候曾给地主揽工放羊,受尽苦难。1932年,年仅12岁的刘青山受表哥王志明、刘明山的革命思想影响,经常为红军带路、送信、送饭、打探敌人情报,为红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33年5月,经王志明、刘明山介绍正式参加红军,但不随军战斗,而以隐蔽身份负责给红军搜集情报。
       1934年2月,谢子长恢复了一支红军队伍,并于4月成立了赤源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设立了区政府、乡政府等红色政权,刘青山任儿童团团长,后又参加赤卫队,配合红军站岗放哨、送信送粮、斗地主、分田地,积极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10月,党的地下团支部认为刘青山对敌斗争表现好,经王国财、唐海福、唐招三位同志的介绍秘密加入青年团,之后又先后担任过地下团支部宣传委员、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长、乡儿童团总团长、区儿童团书记、乡政府游击队队长等,专门配合红军剿匪反霸,维持社会治安等革命工作。后任谢子长的通讯员。谢子长同志负伤后,他积极配合红军保护谢子长安全转移,并多次巧妙地下山侦察了解敌情,随时报告给谢子长。由于他机智勇敢,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谢子长的赞赏。1935年2月,谢子长牺牲后,组织上派他到区游击队。有一次组织上派他送一个人(上级领导)到苏区开会,沿途经过白区敌人的严密盘查,他巧妙地以放羊的身份躲过敌人的检查,安全地护送上级领导往返苏区。后来在一次县里开大会时才知道,在台上讲话的人是子长县苏维埃红色政府县长(后任彭德怀西北野战军后勤部部长,解放后任西北建工局局长)。
       1935年11月,红军准备东征抗日,需要抽调一批地方干部随军东征,刘青山同志报名参军到了红二十八军,当时的军长刘志丹看着刘青山年纪太小不宜随军东征,就让他仍回地方工作。刘青山回去后担任二乡团支部书记,兼任少先队大队长和儿童团书记,继续带领大家坚持革命斗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延安、延长、延川等地和他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同敌人进行了艰苦顽强的斗争,痛歼了多股顽敌,1937年1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1年组织送他到延安西北党校学习,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革命热情更加高涨,组织上让他担任东一区青年主任(区团委书记),负责发动和组织青年征兵、征粮,支援前线抗日。刘青山生前多次讲述,延安时期最让他难忘的事情是他先后三次见到了毛主席。其中印象最深的是1941年11月2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第一次参议会。正在西北党校学习的刘青山等30多名青年党员被抽调做会议服务工作,负责参议会礼堂的收票、卫生、倒茶水、烧木炭火盆等工作。他和其他几个同志轮流给毛主席倒茶水,当他第二次给毛主席倒茶水,双手送到毛主席手中时,毛主席双手接过杯子喝了一口,对他笑着点了点头,刘青山很兴奋。当时天上还飘着雪花,他们怕毛主席受冻,就把几个火盆放在讲台周围,毛主席讲话时看到他们跟前没有火盆就关心地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有几个火盆,你们几个人没有一个火盆,这不平等,不平等!快端走两盆。”直到他们把两个火盆端走才又坐下来讲话。毛主席是那样平易近人,那样和蔼可亲,让他激动万分,终生难忘。

       1947年3月,延安保卫战打响,组织上为了配合对敌斗争需要,抽调刘青山到延安公安处工作。不久就接到上级任务:为了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加强陕北战场的力量,中央军委抽调三八五旅、独立四旅回渡黄河,要求延长县委掌握宜川敌人动态,确保东调部队顺利渡河。刘青山和其他同志接到任务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了任务,为掩护大部队安全顺利渡河作出了积极贡献。
       胡宗南占领延安后,延安县、子长县、安塞县三个县党政机关也被冲散,和工委、县委失去了联系,也无法在电台上联系,地委派刘青山带几个战士组成武工队通过敌占区,去北线了解三县的转移情况。公安处处长吴台亮对他说:“你们每个人带上三套衣服,军装、便衣、敌装,你们要剃成光头便于化装成老百姓。”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刘青山和同志们剃了光头,在路上把头皮边晒边撒上土,经过四天三夜的艰苦跋涉和巧妙周旋,突破了敌占区,终于找到了子长县委领导,并通过电台向延安军分区和西北野战军总部汇报了情况,胜利完成了联络任务。
       1949年,延安的党中央机关迁往河北省西柏坡,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也分期分批向关中和西安转移,上级决定成立陕北行署。为了保卫陕北延安党政机关、财贸部门、银行、监狱和维护社会治安,成立了延安保卫营,刘青山任营教导员兼党委书记和保卫大队副大队长。当时延安没有警察,延安保卫大队每天负责巡逻维护社会治安,还要担任所有会场、晚会、报告会和首长的安全保卫工作。在工作期间刘青山突然患上伤寒斑疹,高烧四十度,昏迷了24天差点丢了性命,组织上全力抢救终于把他从死神手中抢回来,他万分感激党和组织的关心,再次给他了生命,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意志,继续努力为党工作。

       1950年,因身体原因,上级批准刘青山从部队转业,任靖边县公安局长。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陕北三边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是一个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1952年秋,陕北与内蒙古交界有一股土匪窜至靖边县城进行抢劫杀人,疯狂骚扰老百姓,企图颠覆新建立的人民政权。在靖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刘青山组织靖边县公安局全体干警迅速将靖边县贸易公司和银行的现金全部转入西寨子,保护了全县仅有的两家金融单位完好无损。同时,他指挥和带领县公安局全体干警沉着应战,迅速平息了骚乱,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刘青山离休后,保持革命晚节,继续为革命事业发挥余热,致力于革命回忆录的撰写工作。为了弘扬延安精神,歌颂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他克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困难,数十次自费奔走陕北数县搜集资料,采访革命老同志,撰写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文章,为抢救和撰写陕北革命斗争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史料。十几年来,他撰写了80多篇革命回忆录,100多万字,有20多篇回忆录被有关报刊、杂志以及文史馆采用,其中《忆谢子长》一文因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收入《陕北革命斗争史集》,并被授予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8年9月,刘青山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8岁。
       让我们记住刘青山,通过阅读刘青山的文章,感受他和他们那代人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品质,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的新的美好生活。

本网站主营全国各地红色培训红色拓展红色旅游、会议接待等业务,合作咨询电话:13319335555
原文链接:/Culture/hero/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