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延安红色培训-延安红色文化

【延安小故事】广纳党外人士之谏(上)

       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毛泽东第一次见到米脂县参议会议长李鼎铭。这位个头较小、两眼炯炯有神,拄着拐杖的老人,给毛泽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李鼎铭,1881年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可他发奋苦读,遍览经史子集及医学经典著作,精于史地、数学,喜爱研究天文气象,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造诣较深。他先后创办了米脂县国民小学和桃镇国民高等小学,并曾任教于榆林中学。西安事变爆发后,李鼎铭从共产党的所作所为中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从而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1941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团结广大民众,振奋精神,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争取胜利,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根本任务。在这种形势下,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于11月6日在延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开幕。

       为了建立坚固的抗日根据地以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花费了很大精力来研究和指导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工作。边区参议会是延安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设立的人民参政机构。它是边区人民参与国是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组织形式。1939年初,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一届参议会,制定出《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发布了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纲领共21条,明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团结、抗战、进步”的总方针,在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知识分子等方面制定出具体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政权建设纲领中规定的“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实行“三三制”,即边区政府负责人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非党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李鼎铭作为开明绅士代表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现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也在延安隆重开幕了,参议员中,既有满身油污的边区工人,也有身披老羊皮袄、头扎白羊肚手巾的农民;既有一身灰色军装的八路军战士,也有穿着边区自织的粗布制服的机关工作人员;既有共产党员,也有无党派民主人士。大家从不同的岗位上走来,欢聚一堂,争献抗日救国大计,共商边区建设方针。

       毛泽东在大会上讲道:“参议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也就是革命的三民主义的中国。”他指出,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巩固抗日民主根据地。而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党内一些人存在关门义和宗派主义倾向,不善于同党外人士共事,这是直接影响着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须大力克服。他还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给别人以说话的机会。别人说得对的,我们应该欢迎,并要跟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该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毛泽东实行党内外民主合作、团结抗战、共渡难关的决策,要求参议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李鼎铭激动不已。而此时,李鼎铭正为老百姓负担过重的状况焦急不安,也对政府机构中的一些人浮于事的现象颇有意见。他反复思忖着,“提,还是不提?”“怎么办?”他还找其他参议员交换过意见,但意见不一致。听了毛泽东的演说,他下定决心,在这次会上先后提了好几个提案。其中,最著名的是李鼎铭联合姬伯雄等参议员提出的第81号议案“精兵简政”,建议“政府应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避免入不敷出的经济紊乱之现象”。还提出了五项具体实施办法。

       当时,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也有人冷言冷语。一时间,李鼎铭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

       有的人认为,李鼎铭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团结抗战的政策,为抗日救国献计献策的行为令人敬佩。也有些议员认为,正值抗战救国紧急关头,敌人以大量兵力向我们进攻,我们实行精兵简政,不就等于束手就擒吗?有的人认为,李鼎铭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还怎么夺取抗战胜利?一些人觉得无法接受,甚至有人怀疑李鼎铭会不会抱有什么个人动机,等等。

       隆冬的夜已经很深了,喧闹的延安早已归于寂静,只有呼呼的西北风刮个不停,阵阵寒意透过窗棂,浸满了并不宽敞的窑洞。微弱的灯下,正在办公的毛泽东聚精会神地研究李鼎铭的这份“精兵简政”的提案。“鱼大水小”的矛盾,毛泽东早就有所觉察,中共中央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矛盾。194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曾讨论过关于改革中央机关的组织机构问题,并决议“中央机关的任务,为研究情况,掌握政策,总结经验,调剂干部,其组织以精干为原则”“中央各部委组织,须按上述原则,重新编制”。

       “在今日之人民困苦,资源薄弱之状况下,惟有政府彻底计划经济,实行精兵简政主义,量入为出,制定预算,以求得相依互助,平衡发展之效果。”“在财政经济力量范围内和在不妨碍抗战力量条件下,对于军事应实行精兵主义,加强战斗力,以兵皆能战,战必能胜为原则,避免老弱病残废,滥竽充数等现象。对于政府应实行简政主义,充实政府机构,以人少事精,胜任职责为原则,避免机关庞大,冗员充塞,浪费人力财力等现象。”提案里的内容与毛泽东的想法不谋而合。煤油灯静静地燃着,毛泽东的思绪却在不停地翻滚。阅罢提案,他心情激动,连声说:“好!好!”边说边把重要内容用红笔圈起来,认真地记在本子上,还在李鼎铭的提案旁批上了这样一段话:“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最后批示“精兵简政”提案提交大会讨论。

本网站主营全国各地红色培训红色拓展红色旅游、会议接待等业务,合作咨询电话:13319335555
原文链接:/Culture/history/352.html